由於3GPP對5G的峰值速度(Peak Data Rate)要求頗高,若只使用6GHz以下頻段,恐怕難以達標。有鑑於此,兩大美國電信營運商Verizon、AT&T均已積極針對28GHz頻段展開技術開發與測試。然而,台灣的電信營運商在28GHz頻段的研發動作並不多,究其原因,很可能與台灣用戶數規模不夠大有關。
R&S應用工程部經理林志龍指出,由於28GHz屬於高頻頻段,基地台訊號的涵蓋範圍約只有100~200公尺左右。相較之下,4G基地台的訊號涵蓋範圍可達約10~30公里。因此,電信業者的網路規畫勢必會跟著改變,最明顯的趨勢是小型基地台的數量增加,並運用波束成型、Massive MIMO等技術,讓訊號的傳遞可以更靈活。具體而言,當使用者移動位置時,基地台的天線將可以據此自動進行偵測與調整,以提供給使用者較好的訊號品質。
然而,即便目前全球不少大型電信營運商皆已投入開發5G高頻頻段相關技術,台灣的電信營運商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技術進展傳出。若根據過去行動通訊世代的演進方式來分析,台灣的電信營運商在發展下世代網路技術時,通常是直接與電信設備供應商採購現成設備。林志龍認為,究其原因,很可能是與市場大小的因素有關。由於台灣的市場很明顯比美國還要小很多,這讓美國的電信營運商在發展5G技術時,可以配置更多資源在前瞻技術研發上。但反觀台灣的電信營運商,若要投資前瞻技術,往往得承擔較大的資本風險。因此,台灣的電信業者通常要等到美國市場發展出來的前瞻技術營運成熟後,再導入商用。
作為美國最大電信營運商的Verizon,除了早在3GPP釋出5G標準前推出自家5G TF規格,更超越2020年的目標,提早於2017年進行5G服務的商用,此舉無疑讓美國再次確立了在行動通訊技術的領導地位。
對此,林志龍表示,當Verizon制訂出5G TF規格後,R&S基本上一定會很快地據此提供客戶相關的解決方案。主要原因在於,當客戶旗下的晶片等各項產品須要進到美國市場,並打進Verizon的平台市場,便必須得到Verizon的認可,且Verizon制定的規範與定義,往往會比3GPP還要來得更為複雜,這使得其規格勢必會具相當的代表性。因此,當Verizon提出早期的5G TF規格,對R&S來說,無疑是推動5G市場蓬勃發展的好機會。